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院概况 | 招生信息 | 学生培养 | MPA | 学术活动 | 社会服务 | 校友中心 | 资料下载 
最新公告
更多>>

 

资料下载
更多>>
· 辽宁大学研究生缓修重修申请表
· 辽宁大学研究生公派出国(境)留学审批表
· 辽宁大学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 2021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公共课教材目录
· 辽宁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评价报告(实践基地...

 

最新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公告>>正文
 

 

【圆满落幕】“振兴东北与深化社会保障改革”——2019年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专题研讨会
2019-09-25 22:22  

 

 会议现场

2019年9月21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承办、《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的“振兴东北与深化社会保障改革”—2019年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专题研讨会在辽宁大学大学举行。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教授、原辽宁大学副校长穆怀中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教授、常务理事席恒教授、秘书长鲁全副教授、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俊副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内蒙古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辽宁省社科院等25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从事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的70余位青年学者与研究生代表出席会议。专题研讨会开幕式由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边恕教授主持。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教授致辞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教授代表辽宁大学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方略,为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学术会议的举办,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社会保障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民生保障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他介绍了辽宁大学社会保障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辽宁大学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得更好,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全方位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原辽宁大学副校长穆怀中教授致辞

原辽宁大学副校长穆怀中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升民生福利水平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他强调,辽宁曾是全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时至今日,研究和探讨社会保障改革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推进社会保障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他希望社会保障领域的学者们能够承担起引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责任,为振兴东北与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积极地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致辞

何文炯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要有四大职责:一是重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重点研究社会保障重大改革遇到的难题,促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二是促进社会保障学科建设与繁荣;三是注重社会保障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四是推动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关注社会保障领域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加强对社会保障专业青年人才的培训,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他强调,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制度转型与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的伟大成就,但从民众保障需求看,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与问题依然突出,其中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与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需要重点研究的现实问题。

辽宁大学边恕教授主持开幕式与主题报告第一阶段

大会主题报告第一阶段由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边恕教授主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鲁全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胡秋明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贾玉娇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张浩淼教授在这一阶段作了主题报告。

         5095E  

中国人民大学鲁全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鲁全副教授以“不同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分担机制的类型研究”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从制度的基本规律来看,基金缺口应当首先进行内部平衡,再进行外部财政资金的注入。但我国不同省区,无论基金总体状况如何,都有财政资金的支持,从而充分说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属性”。此外,缺口责任分担机制与省内地区间发展差距、财政实力、基金运行状况甚至地方文化有关。全国统筹预期的明确使得基金结余省份“理性”地调整了缺口分担方式,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全国统筹的步伐。

2D813

西南财经大学胡秋明教授作主题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胡秋明教授以“产业转型升级约束下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论思考”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中国已出现刘易斯转折和人口红利转折点,经济发展处于实现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的新阶段,需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协同发展。他提出了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路径的设想,包括坚持政府主导下财税支持、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协同优化,配置养老保障资源;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量式改革助推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从企业端发力,优化企业年金发展的动力机制;切实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78F6

吉林大学贾玉娇教授作主题报告

吉林大学贾玉娇教授以“人工智能趋势下人的存在状态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为题作了报告。她以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发生改变,社会秩序基础遭受极大挑战,传统制度失灵,社会治理风险加剧为背景,从人的发展理论、工业社会变迁论、劳动市场变迁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论四种人类社会变迁的维度出发,分析了技术革新1.0时期到4.0时期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

                                       39F2F

四川大学张浩淼教授作主题报告

四川大学张浩淼教授以“新时代社会救助理念目标、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为题作了报告。她指出,新时代应当采取积极、发展型救助理念,并确立兜底保障与融入发展相结合的社会救助目标。新时代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应该将完善保障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理顺救助项目间的关系,加强救助与扶贫的衔接。据此,她提出了强化部门协调和资源统筹机制、完善对象认定指标体系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立管办分离和社会参与机制等新时代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

  大会主题论坛第二阶段由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刚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杨俊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大学翟绍果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张翔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郑雄飞教授在这一阶段作了主题报告。

30E41

辽宁大学金刚研究员主持主题报告第二阶段

 

3C851 

           中国人民大学杨俊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杨俊副教授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为题作了报告。他首先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比较了黑龙江省和广东省在城镇化率、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人均GDP、平均工资、缴费基数、人均缴费额、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等方面的突出差异,突出东北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他强调,务必要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全国统筹的底线在于缴费率和缴费基数政策的统一,全国统筹的核心在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避免“瞄准误差”。

2D009

西北大学翟绍果教授作主题报告

西北大学翟绍果教授以“区域发展、制度变革与国家治理——基于社会保障视角的研究”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强调振兴东北是国家治理视野中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而东北振兴更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生活条件与发达地区差距是否缩小,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否协调发展有关。他进一步从发展历程、历史困境和现实困境层面分析了东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同时着重分析了辽宁在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角度提出了振兴东北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方向。

2FE0A

浙江大学张翔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张翔副教授以“人口结构、长寿风险分担和养老金领取年龄:基于代际长寿风险分担模型的分析”为题作了报告。他在代内长寿风险分担模型的基础上,放松了参保者为同年龄组的假定,构建了缴费标准、待遇标准和养老金领取年龄相同的代际长寿风险分担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养老金领取年龄对应不同的净转移额,同时存在使净转移额最大的最优养老金领取年龄,而且以最大净转移额为基准构建代际长寿风险分担系数,可以反映现收现付制下不同养老金领取年龄对社会养老保险长寿风险分担功能的强弱影响。 

                                                3AD71

       北京师范大学郑雄飞教授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郑雄飞教授以“从分治到善治:新中国城乡关系调整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社会保障与社会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嵌入社会结构,进而反作用于社会关系的互动逻辑。他基于身份和契约两种社会保障类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城乡关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演进。他强调,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从处理好与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等相关体系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的城乡公平性、权益流动性等制度品格两个方面着手。

8D101

分论坛一“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现场

分论坛一“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由西南财经大学胡秋明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郑雄飞教授担任点评人。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刚研究员做了题为“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与中央调剂方案”的发言,他指出,要将制度赡养率作为各省份调剂金的主要计算依据,将降低地区间制度赡养率差异作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核心目标。首都师范大学龙玉其副教授作了题为“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的发言,他指出,要将公平发展、形式公平、实质公平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追求、实践反思和理想目标,应当建立和完善体现实质公平的权益结合机制与责任分担机制。西南财经大学景鹏讲师作了题为“国有资本划转与降费率‘不可能三角’”的发言,他指出,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很难同时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养老待遇水平不降和维持基金收支平衡三个政策目标,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如果保持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不变,当养老保险缴费率不低于14%时,国有资本划转能破解降费率“不可能三角”;但如果增加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有助于在更大缴费率下降范围内实现国有资本划转破解降费率“不可能三角”的目标。辽宁省社科院闫琳琳副研究员作了题为“辽宁省养老服务现状与问题研究”的发言,她认为,当代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现代转型是一个随着人口结构、养老资源与养老需求的变化不断发展的长期过程,随后进一步分析了辽宁省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曦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大数据的养老保险决策优化机制研究”的发言,他认为,强化参保主体行为选择的分析视角有利于确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切入点,随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参保主体行为选择进行了预测,直观地展现了大数据对于养老保险决策机制优化的支撑作用。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洋副研究员作了题为“辽宁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的发言,他的建议包括坚持统一认识,形势辨得“清”;坚持科学规划,目标瞄得“准”;坚持优势视角,方向走得“对”;坚持改革创新,环境做得“优”;坚持精算平衡,供需测得“精”;坚持人才战略,动能增得“强”。沈阳师范大学郑吉友讲师作了题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强度的比较分析——基于辽宁省的调查数据”的发言,他认为,破解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需要构建由政府、社会、社区、民间组织和老年人自助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供需耦合机制,同时构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北京师范大学郑雄飞教授对分论坛一进行了点评,认为各位学者的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对研究贡献与未来方向做出了更为详细的剖析。

8705C

分论坛二“社会公平与社会救助”现场

分论坛二“社会公平与社会救助”由河北工业大学张金峰副教授主持,辽宁省社科院王磊研究员担任点评人。内蒙古大学白维军教授作了题为“公共服务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不平衡不充分治理路径”的发言,他认为,在破解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公共服务表现出独特的解释力和适应性,并提出通过社会保障的区域发展平衡性构建、群体平衡性构建和制度平衡性构建化解不平衡问题,通过实现人口全覆盖、待遇水平提高和治理水平提升等化解不充分问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黄冠教授作了题为“以普惠式基础社保助力东北振兴”的发言,他对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读,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东北地区当今情况形成的真正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东北问题的普惠式社保路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洪波副教授作了题为“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制度协调中性别平等的进化博弈解释”的发言,他发现,进化博弈能够对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制度协调趋向性别平等均衡给出直接解释和预测,但是因为包括初始条件在内的不同的影响因素会使博弈主体学习和模仿的内容不同,从而会使博弈均衡的结果不同,进而导致进化博弈本身并不能有效解释有哪些因素促使有限理性的博弈主体在长期中不断学习和模仿来改善自身策略并最终实现性别平等的博弈均衡。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永超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资本化背景下学区房溢价水平和空间分化研究”,他基于沈阳市数据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与非学区房相比,单学区房产生1298.11元/m²的溢价,双学区房会产生3265.99元/m²的溢价,双学区房拥有更高的住房资本化效益,同时学校等级越高,学区房溢价率越高,而且学区房价格的空间集聚与非学区房价格的空间集聚具有差异性和关联性。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经政讲师作了题为“传统工业区城市贫困群体社会心态研究——基于东北三省社会贫困群体的调查”的发言,他以东北地区城市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生活满意度、社区满意度、社会信任感、社会疏离感、社会参与度等变量对传统工业区城市贫困群体社会心态的影响。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珍珍副教授作了题为“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人口结构自然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的发言,她指出,基于人口生存劳动依赖度确定的生态补偿水平能够更好的实现劳动公平、收入公平和代际公平,具有使生态补偿水平与人的生存和生产水平有机结合、实现生态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意义。辽宁省社科院王磊研究员对分论坛二进行了点评,认为各位学者或从微观或从宏观角度对选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研究,希望以后更注重学术成果应用的转化,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7E5D5

      分论坛三“人口与社会保障综合热点”现场

分论坛三“人口与社会保障综合热点”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王利军教授主持,西北大学翟绍果教授担任点评人。中山大学彭浩然教授作了题为“十字路口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论困惑与现实挑战”的发言,他分析了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的理论困惑以及低生育率、预期寿命延长、转轨成本未完全消化、财政补贴压力大、投资回报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制度设计存在重大隐患等现实挑战,提出淡化个人账户争论、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注重基本养老保险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匹配、鼓励生育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建议。南京大学严新明教授作了题为“‘空账’不空——对国有资产与社保基金关系的社会时空研究”,他指出,在明确划转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性质基础上,确定国企职工、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农民与城市灵活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在不同时间段对国有经济的贡献后,分别界定不同群体对国有资本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从而实现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属性。浙江大学杨一心讲师作了题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寿风险研究”的发言,他指出,未来应正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问题,努力提升个人账户资金保值增值水平,尽可能提高基金实际投资回报率,同时可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对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时,区分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严格控制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增幅;逐步实行“统账分离”,将个人账户制度逐步改造为职业年金制度,按照职业年金模式运营,从而为补充养老金发展腾出空间,促进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建设。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宋丽敏研究员作了题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转变特征规律及效应分析”的发言,她从人口总量、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等人口学指标对辽宁省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对辽宁省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人口变动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据此提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策略。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范洪敏副教授作了题为“居民个人养老储蓄意愿、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发言,他指出,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年收入、未来收入期望、父母是否参加保险、社会养老政策认知程度等均会显著影响居民个人养老储蓄意愿和水平,应通过提高居民个人养老计划认知与个人养老储蓄意愿、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人民养老储蓄、设计并推广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及理财产品等措施推动个人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方方讲师作了题为“辽宁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研究”的发言,她详细介绍了辽宁在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社会保障方面出台的政策及措施,从政策、教育、科技发展、信息化环境四大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在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社会保障方面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西北大学翟绍果教授对分论坛三进行点评,他从社会保障制度系统与非系统性风险及投资回报率、国有资产划拨对象与比例、代际间长寿风险分担应对、经济发展与人口的“粘性”调节、制度养老金与补充养老金的协同、人才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制度环境等角度提出了上述学者应关注的研究方向。

98C29

分论坛四“研究生分论坛”现场

分论坛四“研究生论坛”由吉林大学贾玉娇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张浩淼教授担任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黎蔺娴作了题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中国包容增长的多维分析”的发言,她发现,货币贫困的分布情况与非货币贫困的分布情况不同,不能以货币贫困的改善来衡量综合贫困的改善;非货币贫困改善情况滞后于货币贫困改善情况,比起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存能力更为关键。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李亦轩作了题为“国外养老保险自动平衡机制对完善我国社保精算体系的启示”的发言,她在界定养老保险自动平衡机制概念、作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瑞典、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养老保险自动平衡机制的经验,据此提出我国应加快制定国民生命表、用制度堵缺口、建立精算管理系统等具体措施。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冯梦龙作了题为“相对贫困线:国际经验与中国应用”的发言,他指出,传统的相对贫困线已经演变为能够同时体现绝对与相对元素的全球性贫困测量标准,OECD国家与欧盟在特定的相对贫困线下具有较为固定的贫困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相对贫困整体上呈现逐步扩张的态势,城市的相对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农村。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李东阳作了题为“辽宁省职工养老保险财政风险及对策研究”的发言,他分析了辽宁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运行现状、面临挑战以及财政负担风险,认为未来应该更多依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积极争取发行养老金债券、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贴等措施缓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纪晓晨作了题为“健康与经济状况对中国退休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影响”的发言,她发现,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就业意愿具有负向效应,老年人的家庭财富对老年人的就业意愿具有负向效用,工资收入对老年人就业意愿具有正向效应。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杨柳青作了题为“辽宁省保障性住房精细化指标设计的优化路径”的发言,她认为,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长期有效的多主体资金供给模式、严格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按需调节不同保障房类别的规模等路径促进辽宁省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张铭志作了题为“农村贫困补助的瞄准精度、瞄准成本与减贫方案分析”的发言,他发现,采用代理家计调查机制可以显著缓解农村贫困补助面临的瞄准困境,目标瞄准过程中行政成本的增加有利于显性化扶贫对象,在降低瞄准成本的同时提升减贫效果。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宋经翔作了题为“城乡贫困的多维测度与政策选择——以辽宁省为例”的发言,他发现2016年辽宁省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较2014年略有下降,但城乡间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三个维度是辽宁省多维贫困贡献最大的因素。四川大学张浩淼教授对分论坛四进行了点评,认为各位研究生关注了社会保障领域的养老、住房、贫困等真问题,研究方法也较为规范,思维逻辑性较强,但需要注重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的契合性,希望各位研究生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调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经验研究。

                     6C2B0

各分论坛的点评人分别汇报所在论坛的发言内容

 

    5C766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席恒教授作总结发言

闭幕式上,首先由各分论坛的点评人分别汇报并总结了所在论坛的发言内容。随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席恒教授对此次青年学者专题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席恒教授对与会学者的研究报告予以高度评价,认为青年学者的研究视角独特敏锐、学术敏感性强,聚焦了全国养老保险统筹、国有资产划拨、后扶贫时代社会救助新政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障新任务等目前社会保障领域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真问题、新问题。与此同时,青年学者寻求学科交叉融合,尝试对现实问题做出了学理性解释,遵循了“经验观察—学理性分析—政策研究”的社会保障研究规范,提出了许多新颖且具有启发性意义的观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长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经济下行的压力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使东北地区面临着发展困境。此次全国社会保障青年学者专题研讨会一方面为社会保障领域的青年学者们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也对东北地区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具启发意义。

          

2314D

与会学者合影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社工网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中国沈阳 辽宁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 辽ICP备:05001361号

地 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 编:110036
电 话:86-24-62602247 传 真:86-24-626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