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力量 | 招生信息 | 学生培养 | MPA | 学术活动 | 社会服务 | 校友中心 | 资料下载 
最新公告
更多>>

 

资料下载
更多>>
· 辽宁大学研究生缓修重修申请表
· 辽宁大学研究生公派出国(境)留学审批表
· 辽宁大学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 2021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公共课教材目录
· 辽宁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评价报告(实践基地...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活动>>科研动态>>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边恕教授在《人口学刊》合作发表论文
2025-10-28 12:16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边恕教授与王钰杰博士研究生、张铭志讲师等作者合作在《人口学刊》2025年第5期发表文章,题为“公共照料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加剧了劳动者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冲突,完善的公共照料政策体系是降低老年照料成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既有研究表明公共照料的介入能够有效降低子代的老年照料时间,具有替代效应。但这种替代能否有效转换为劳动供给以及这种替代效应在不同家庭内部议价能力成员中的异质性都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2016年实施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研究数据,使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Staggered 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事件研究法等全面考察公共照料政策的实施对家庭老年照料负担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代表的公共照料政策显著增加了子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概率和劳动供给时间,其中能够增加就业概率2.2%,提高每周劳动供给时间2.054小时。第二,正式照料对家庭老年照料的替代是政策发挥效应的重要渠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每周能够直接减少子代老年照料时长2.353小时。子代家庭老年照料时间的降低还产生了经济补偿效应,使子代对父代的转移支付金额增加了约46%。第三,试点政策对家庭高议价能力成员的劳动供给效应较强,而对于家庭高议价能力女性成员的劳动供给效应最强。该发现表明公共照料政策有效地促进了高议价能力女性的家庭照料责任的社会化转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性别分工平等。第四,试点政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由于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群体因照料责任所受到的劳动约束较多,同时自雇劳动者的工作灵活性更高,因此公共照料政策对这些群体产生的劳动供给效应更强。文章的政策启示在于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代表的公共照料政策具有改善家庭福利和活跃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效用,要进一步巩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拓展老年照料服务产业链,提供和创造一批优质岗位,增进公共照料岗位与家庭劳动力释放的联动效能。同时还要强化基层公共照料供给能力,根据家庭特征和需求的异质性提供差异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构建多层次公共照料政策体系。

主要作者简介

  边恕,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入选者,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养老金分会副会长,全国首届优秀社会保障青年学者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与贫困治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60余项课题。在《经济研究》《新华文摘》《中国人口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3部,参编著作及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获辽宁省哲学社会成果奖等各种学术奖励20余项。

  王钰杰,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财政研究》、《人口与发展》、《人口学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

   张铭志,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养老保险与收入分配。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发展》、《人口学刊》、《财经问题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10余项。

公共管理学院

                    20251028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社工网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中国沈阳 辽宁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 辽ICP备:05001361号

地 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 编:110036
电 话:86-24-62602247 传 真:86-24-626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