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辽博学坛第二十期在蒲河校区则行楼430会议室成功举办。会议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苏春艳教授主持,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伟光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董丽晶教授、宋丽敏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公共管理学院董丽晶教授、宋丽敏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本期主讲人的主要情况。随后,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唐海云和2025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程嘉宁分别做了题为《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东北地区少子老龄化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分析》的学术报告。

唐海云同学的报告主要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科技创新与财政支出是数字经济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作用机制,并存在基于科技创新的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政府数字化支持度下呈现显著异质性特征。最后,唐海云同学围绕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优化公共财政支出架构,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保障基础;第二、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加速医疗卫生成果转化应用;第三、促进东西部资源均衡调配,缩小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差距。

程嘉宁同学通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北地区少子老龄化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少儿占比和老年占比均能够对东北地区的家庭消费水平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少儿人口主要通过提高文教娱乐支出带动家庭消费水平,老年人口则是通过增加食品和医疗保健支出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第二,工资性收入在少儿人口促进家庭消费的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第三,在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少儿占比和老年占比的消费效应均呈现出异质性特征。第四,家庭少儿人口对推动家庭消费升级发挥了显著的正效应,而老年人口难以助力家庭消费向高层次跃迁。最后,程嘉宁同学围绕重振生育信心,激发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优化消费环境提供政策依据。

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伟光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董丽晶教授、宋丽敏研究员等专家围绕研究的核心环节展开细致点评,具体涵盖: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的充分性、研究变量设计的科学性与代表性、模型推演过程的逻辑严谨性,以及实证检验的深度与广度。

会议最后,王伟光教授分别为主讲博士研究生、点评专家颁发纪念证书。

本期辽博学坛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研究生院联合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经济学部及公共管理学院有关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公共管理学院
2025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