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东北地区会员单位2025年会暨“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新时代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指导,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辽宁省社会学会、《社会科学辑刊》《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沈阳市社会风险评估与基层协同治理研究基地联合协办,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10月25日上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刘能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吉林大学芦恒教授,南开大学刘银喜教授,辽宁社会科学院王磊研究员,中共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指导处领导,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宋朋院长,《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等期刊编辑部领导,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来自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28所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院领导和学科负责人出席此次会议。
来自东北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共话新时代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路径。

大会合照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玥研究员主持。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霍春辉教授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辽宁大学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效,期待此次大会为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定向,助力学科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

霍春辉副校长致辞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在线致辞,期望社会工作能成为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助力东北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马凤芝理事长致辞
开幕式后,两场主旨发言聚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议题。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刘能教授以“社会韧性和社会工作”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社会工作在增强社会韧性中的重要作用。

刘能教授作主旨发言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银喜教授则从国家标准视角出发,探讨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向。

刘银喜教授作主旨发言
在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东北地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多元研究方向与实践探索。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芦恒教授从“家国一体”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提出“立国为家”“化家为国”两大机制。

芦恒教授作主题发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国庆教授阐述“仁爱”思想作为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联动的传统文化基础,从“恻隐之心”“亲亲尊尊”“济弱扶困”维度分析其内涵,探讨相关理论实践意义与待解问题。

杨国庆教授作主旨发言
辽宁省社会学会会长、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研究员深入分析脱贫农户生计资本差异及生计策略选择,提出了多维度的生计持续改善路径。

王磊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边恕教授围绕新业态群体就业与参与社会保障议题展开论述,指出当前新业态用工关系复杂、缴费主体界定困难等现实困境,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政策倡导与制度增能并行的解决方案。

边恕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期刊交流环节,邀请《社会科学辑刊》副总编辑、辽宁社会科学院李阳研究员,《学习与探索》责任编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斐男研究员,《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刘钧霆教授,围绕期刊办刊理念、选题规划、投稿规范等议题进行分享,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搭建学术成果转化的沟通桥梁。

李阳副总编辑作《社会科学辑刊》期刊介绍

张斐男责任编辑作《学习与探索》期刊介绍

刘钧霆主任作《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介绍
10月25日下午,大会分别围绕“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AI赋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职业化发展”、“新兴领域、学校、医务等领域服务”、“AI时代社工人才培养”、“社会融入与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分享与专题讨论”、“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质量提升”等议题开设8个分论坛,各分会场研讨氛围热烈,成果丰硕。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学界与实务界搭建了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更紧扣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需求,为社会工作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与实践灵感。作为承办方,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与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长期深耕社区治理与社会创新、民生保障与社会服务、公益慈善与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与社会服务项目,持续为地方社会发展与治理创新贡献了“辽大智慧”与“辽大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
2025年10月27日